時間:2013-08-09 來源:藥品網(wǎng) www.oubao-ice.com 作者:藥品網(wǎng)ypw.cc 我要糾錯
治療糖尿病常用的口服藥主要有磺脲類、雙胍類、α-糖苷酶抑制劑類、格列奈類、胰島素增敏劑和近幾年新上市的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劑等。不同種類的降糖藥各有特色,不同的糖尿病患者其病情及身體其他方面的健康狀態(tài)也各有不同,因此藥物的選擇一定要講個體化,要用最適合自己的藥物。
使用降糖藥要注意四個問題
有不少糖尿病患者雖然服用降糖藥,但血糖控制并不理想,其原因多種多樣;颊咴诳诜堤撬幬镏委熤凶⒁庖韵聠栴}。
不要頻繁更換藥物。一些磺脲類降糖藥在體內(nèi)有隨時間延長藥物作用逐漸增強的過程。一些患者不了解這一點,往往服用幾天或十幾天,見血糖、尿糖下降不滿意,即急于換藥。事實上,有些降糖藥服至半個月甚至1個月時才達到最大的降糖效用。
同類藥物不要聯(lián)合使用。每種降糖藥都有最大有效劑量,未用到這個最大有效劑量,不要輕易認為某種藥物無效。較合理的服藥方法為:根據(jù)血糖逐漸調(diào)整服降糖藥的劑量,服至該藥的最大有效劑量,血糖控制仍不滿意要及時聯(lián)合應用其他藥物,但不要同時應用兩種同類藥物;颊哒{(diào)整用藥時要咨詢醫(yī)生,不要自作主張。目前主張當一種降糖藥物用到中等劑量尚不能良好控制高血糖時,就要開始聯(lián)合兩種甚至三種口服降糖藥。如果用了兩種口服降糖藥仍不能控制高血糖,可聯(lián)合胰島素治療。
降糖藥不是越貴越好。藥物的價格與其療效并不成正比,不應以價格高低評價降糖效果。我們不應該說哪種藥好,而應該看哪種降糖藥更適合。因為對甲有效的藥物,不一定對乙也有效,有時對乙不但無效,甚至有害。
按體重年齡選降糖藥。對于重度肥胖者,應先降低體重,再根據(jù)血糖選用降糖藥;颊吣挲g如小于70歲,首選雙胍類藥物為宜。
降糖藥各有優(yōu)缺點
不同種類的降糖藥適應不同的人群,其副作用也各不相同。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降糖藥。
格列喹酮 屬于第二代磺脲類降糖藥物,其優(yōu)點是很少引發(fā)低血糖,可用于輕度腎功能受損者和有蛋白尿者。因為格列喹酮是磺脲類降糖藥中唯一主要不從腎臟排泄的藥物,只有5%經(jīng)腎排出,95%都是從肝臟排泄。所以,有很多醫(yī)生建議糖尿病腎病早期的患者可以使用格列喹酮。
另外,對于血糖控制不滿意有白蛋白尿者,只要空腹血糖不超過10mmol/L、血肌酐正常,給予格列喹酮治療是很安全的,既不會加重腎病,也不容易發(fā)生低血糖。但并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可以使用格列喹酮,還需要考慮如下因素:一是體重。由于格列喹酮能使體重增加,因此體重偏低或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選用較合適。二是餐后血糖。如果患者餐后血糖高,可選用格列喹酮。三是胰島素分泌情況。治療前要檢測胰島功能,如胰島分泌胰島素的功能尚可,就可以選用。作為一種降糖作用溫和、安全性高的降糖藥物,格列喹酮常常被推薦用于中老年糖尿病患者。
磺脲類降糖藥降糖效果好,價格便宜,已有50多年的臨床應用歷史。其缺點主要是低血糖,嚴重的低血糖可以致殘致死。不同的磺脲類藥物以及不同的劑型引起低血糖反應的程度和頻率有所不同,其中格列喹酮引起低血糖反應相對較少,其次是格列齊特緩釋片、格列吡嗪控釋片。但只要加強血糖監(jiān)測,患者保持規(guī)律的飲食、運動和服藥習慣,低血糖是可以避免的。
二肽基肽酶-4抑制劑 該藥通過減少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的分解、血液中胰高血糖素肽水平升高以刺激胰島素釋放、抑制胰高血糖素而發(fā)揮降糖作用。這類藥物降糖作用確切,單獨應用不會引起低血糖和增加體重,還有輕度的調(diào)脂降壓作用,更適合用于肥胖合并血脂異常、有高血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類藥物同樣可以應用于輕中度腎功能減退的患者。
二甲雙胍 這是國內(nèi)外公認的一線口服降糖藥,降糖療效確切,單獨應用不會引起低血糖,價格較便宜,但不同廠家出產(chǎn)的差價很大,療效和副作用發(fā)生率亦有不同。該藥有減輕體重的作用,且不會引起低血糖,還能減輕胰島素抵抗和降低血糖波動,已經(jīng)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包括腎功能正常的老年患者。
拜糖平 屬于α-糖苷酶抑制劑類,主要是通過抑制腸道的α-糖苷酶,從而抑制葡萄糖的吸收發(fā)揮降糖作用,主要是降低餐后血糖,對于空腹高血糖者降糖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對于主食以蛋白質(zhì)、脂肪為主者,其降糖效果也不好。伏格列波糖與其有同樣的特點。
糖尿病降糖治療是長期的甚至終身的,患者不應自行停藥或者減少用藥量。如有特殊情況,要征求醫(yī)生的意見。
內(nèi)科偏方 |
生活小秘方(267) 消化系秘方(185) 循環(huán)系秘方(137) 呼吸系秘方(159) 泌尿系秘方(73) 神經(jīng)系秘方(29) 傳染系秘方(36) 分泌系秘方(36) |
保健滋養(yǎng) |
補氣篇(103) 抗老篇(58) 補血篇(77) 解毒篇(93) 健體篇(180) 安神篇(43) |
美容保健 |
潤膚篇(80) 健鼻篇(28) 增白篇(46) 除臭篇(47) 明目篇(40) 生發(fā)篇(33) 抗皺篇(58) 潔齒篇(23) |
皮膚偏方 |
斑禿方(62) 痤瘡方(39) 雀斑方(54) 蕁麻疹方(53) 濕疹方(45) 脫發(fā)方(38) 白發(fā)方(70) 黃褐斑方(45) |
腫瘤疾病 |
肺癌方(36) 胃癌方(39) 肝癌方(41) 食管癌方(41) 白血病方(20) 鼻咽癌方(38) 陰莖癌方(38) |
男科偏方 |
陽痿偏方(62) 早泄篇(23) 遺精(51) 男子不育(0) 性欲低下(31) 前列腺病(8) 陰囊病(7) |
外科偏方 |
除痔方(42) 燒燙方(20) 跌打方(24) 骨癥方(26) 炎癥方(56) |
兒科偏方 |
消化疾病秘方(98) 呼吸疾病秘方(73) 皮膚疾病秘方(13) 泌尿疾病秘方(10) 傳染疾病秘方(9) 神經(jīng)疾病秘方(78) 寄生蟲病秘方(44) 口腔疾病秘方(40) |
婦科偏方 |
月經(jīng)病(89) 妊娠病(41) 宮頸癌(62) 產(chǎn)后病(42) 帶下病(16) 不孕癥(57) 婦科雜病(41) 乳腺癌(51) |
五官偏方 |
耳病方(22) 喉病方(22) 眼病方(35) 口腔病方(34) 鼻病方(8) |
關于我們 | 打賞支持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免責聲明 | 友情鏈接 |
本站信息僅供參考,以醫(yī)生診斷及醫(yī)療為準。 ┊ 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lián)系
Copyright © 2022 ypw.cc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藥品網(wǎng) 版權所有
鄂ICP備06013414號-7 公安備:42010502001036